來到法國泰澤村可以看到,原本沉浸在流行音樂文化、資訊發達快速的年輕世代,樂於進入簡樸禱告、寧靜音樂下的崇拜時空。或許這正是來這裡的青年,因看見修士們仿效耶穌的榜樣使然…
這夜的我,剛忙完期末報告,撐著疲憊不堪的身體,坐臥在機場候機室裡。我的腦海裡正不斷地思索,這兩年讀神學院的過程,到底在自己的身上產生什麼轉變?
從一個只會「坐」禮拜的小孩,到學習詮釋經文與證道,上帝的作為超過了人的想像。在神學院的兩年中,我歷經了許多神學衝撞,不再是他人說什麼是什麼,而是開始提出諸多批判。
而老師的視域開闊了我的神學航道,例如靈性的追求,原來可以有多種的方式。在一次上課中,老師帶領我們進行「泰澤禱告會」,我訝異於默觀經文,對於經文的領受竟比以往感受更多,使我開始更多在泰澤靈修方式上學習,進而踏上眼前此班飛往法國的班機。
跨基督宗教的共融團體
抵達泰澤村後,我的第一個感受是村落營地極像電視劇《天涯俠醫》裡的非洲荒野,設有許多帳篷,此劇的主角則是矢志為難民建立醫療村的醫生。不同的是,泰澤村落是一群修士因著信仰與呼召,矢志成立一個跨基督宗教的共融團體,憑藉上帝的救恩與福音來助人。
泰澤團體為了喚醒歐陸年輕世代對於信仰的重視,其活動課程設計較多是著重在年輕人的部分,而我參與的活動內容則偏向成人的課程。
為期一週的活動安排充實飽滿,每日早晨在冷涼霧氣中漫步於鄉村道路上,靜靜地傾聽大自然的細語,靜靜地向上帝祈禱,而後步行到羅哲修士初始祈禱聚會的小教堂裡靜默。身處黝暗,內心寧靜,不必開口大聲地祈禱,真實深刻的體會聖靈同在帶來的力量。
靜默祈禱融合多元方式
依循每日的作息鐘聲,村落住客會到中央教堂裡齊聚進行早午晚禱。早午晚禱的程序,相較在新教成長的我們,是完全不同氛圍的崇拜方式。教堂裡有著具燈光美學的空間設計,彩繪玻璃與聖像畫則一一敘述耶穌基督的故事,盞盞燭火閃爍在橘色布幔中,自然地塑造出寧靜神聖的空間。
進入教堂後,每個人都會拿到一本泰澤詩歌本,配合著前方螢幕顯示的詩歌曲目,眾人也隨著樂音開始唱和詩歌。而簡單的管風琴旋律配上單純的經文字詞,透過重複的唱誦,讓經文的音律單純傳入每個人的心中。接著是證道時間,不需解經,單單透過聖經心讀,就讓經文在靜默中與己對話。
每個早晨也都有領聖餐的時間。頻繁的領受,卻不覺困乏,反倒覺得日日重新感受著主基督十架捨己的愛,激勵自己該過好每一天,並付出愛來關懷鄰舍,用愛來關懷周遭的人群。
每週一次的祈禱時間,是單單默想耶穌基督為我們釘十架並復活的時刻,融合了各基督宗教崇拜的元素:東正教的聖像、天主教與新教的崇拜方式等,我感到每個宗派背景的人士同是基督肢體。尤其小組分享時可以聽見各個國家不同族群的信仰生活,瞭解彼此國家的信仰文化。而這樣多元的課程,泰澤團體並沒有硬性規定要參與,這或許是他們所秉持的自由概念使然。
叛逆青年學習共融生活
泰澤團體原是新教的牧者羅哲,因著對於修道的興趣而開始隱修生活,之後漸漸吸引許多人前來群聚成隱修團體。但卻因著對於青年人的使命呼召而入世,羅哲也因著基督宗教共融的呼召,而學習各宗派的信仰元素,推動類似營會活動的祈禱生活。
在這裡可以看到,各宗派信仰背景下正處叛逆期的青年人,聚集在此幫補學習的共融生活;更看到原本沉浸在流行音樂文化、資訊發達快速的年輕世代,樂於進入簡樸禱告、寧靜音樂下的崇拜時空。或許這正是來這裡的青年,因看見修士們仿效耶穌的榜樣使然。
在這個小村落中,有朝聖者也有觀光客,但不要忽略的是,身為基督徒的我們,要時時刻刻成為朝聖者,活出耶穌基督的榜樣,讓美德在彼此之間發酵,彼此在生活中看到耶穌在你我之間愛的作為。
因為,泰澤團體的成功不在崇拜的方法論,而是其所生發的基督馨香之氣,正是我們取道者所需注意的;這不是方法,而是生活。
(摘自基督教論壇報第3566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