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農村長大,在一個小小的村莊裡頭,就有三座大廟,小廟不計其數。一年當中,在不同的節日裡,有不同要拜的神明。對於這些活動,時常是跟隨著家中的長輩一同進行。稍長,外公去世時,聽見長輩提到二姨是拜耶穌的,所以不拿香,在要拿香祭拜的場所裡,她會自己避開,好像也沒有招來家族成員的責備。我的原生家庭週遭都是一般傳統的道教家庭,我遵重每個人的信仰,但有時過度迷信時,我難免心生鄙視。所以,自然形成我的人生哲學是「一切只要努力,就會有成果」、「我的人生掌握在我自己手中」。
我有兩個小孩,老大是女孩,老二是男孩,一個小四一個小三,兩個相差二歲,就學時,只差一個年級。幼稚園老師曾說過,這兩個姐弟,是她們看過,落差最大的。女孩子是中規中矩,對學習充滿熱情;弟弟是每日天馬行空,腦袋裡想的盡是戰鬥陀螺、閃電麥坤,時常沉浸在自我的世界裡。許多人時常懷疑他是不是過動兒,我很肯定的說,他不是!能否靜下來,端看他有沒有興趣。可想而知,他從幼稚園升上小一時,要面臨新學校的挑戰,時常是跟不上,或是不想跟上,幾乎不太有辦法配合老師的要求,聯絡簿時常是滿江紅,聯絡簿沒抄、作業沒帶。我與先生愈來愈覺得端靠我倆夫妻的力量,要讓他走在正規的道路上,實在不容易,或許,我們該找尋一個「善」的環境,讓他在裡頭得到養分,按他的節奏開花結果。我們週遭,有些親友都參加福智的讀經班,在一個機會下,我與外子也參加了,是兩週一次,這個團體的師姐,十分熱情,每每上課前,會邀請我們去參加,我們夫妻倆都會去,孩子就在旁邊的教室畫畫,但兒子不太能控制,時常跑到教室找爸爸,幾次之後,便不好意思參加了。停止之後,我們倆在想,有什麼是會考慮讓整個家庭都參加的活動,而且是不分職業的。後來想到了長老教會,一個本土意識比較強的信仰團體,或許可以試試。外子上網找尋了住家附近的教會,打算逐一去探訪,看看週遭環境與信仰的理念。第一站來到忠孝路教會,一個都市邊垂地帶的教會,首先是這個位置吸引我,不是太熱鬧的地方,太好了,停車應該是方便的,接著是禮拜堂旁邊,還留著草地,兒子很快地在草地上奔跑打滾。我們遇到了美花姐,她很熱心地跟我們介紹「兒童主日學」的課程,時間是在週末的下午,還給了報名表。
來到忠孝路教會之後,時常讓我感到驚奇,美慧老師熱情地邀請我們參加了夏令營,還用心地輔導孩子;曾牧師提醒我們不要「宣告」孩子的不良行為,大大地提醒了我;王牧師等人,來到家裡拜訪,孩子主動親近他,這些點點滴滴讓我感動,我也學著去「信任」教會的安排。在這一年多中,我明顯地感受到孩子有很大的成長,似乎比較能跟得上學校的要求。我們夫妻倆都是醫療工作者,夜晚、假日時常還得上班,對於是否要受洗,實在也沒有把握能否出席預備課程,述哲傳道得知我們的狀況,特地幫我們安排個別課程,我也真得感覺到,時間到了。「相信」似乎是能否得到「神」的恩典的鑰匙,以前,我認為「只要我努力,就會有成果」、「我的人生是掌握在我的手中」,年紀愈長,愈是發現太多事情不是我們能夠掌握的,如果沒有可以依賴的對象,如果沒有可以寄託的對象,我們心中期待的,不見得實現。很幸運的,經過這一年多的參與及觀察,忠孝路教會是一個正派的團體,不會要求我們活在律法裡頭;弟兄姊妹寬大的包容及無私的奉獻,使人動容。最後,我期許我和家人們,領受上帝給的恩典,能夠如詩篇所提到的「像是栽在溪邊的樹,能夠按季節結果子,葉子也不乾枯,凡所做的,樣樣順利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