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-09-25
兒童主日學的由來
摘自網路兒童主日學粉絲團

兒童主日學的由來
羅伯特•雷克斯(Robert Raikes,1735-1811)被稱為近代主日學之父,他是英國Gloucester雜誌的出版人和記者,也是優秀的印刷商人。他是在英國衛斯理大復興時代信主的。
雷克斯極熱衷於新聞、社會福利慈善事業與監獄工作,他曾任職於格洛斯特監獄,專門從事受刑人的慈善與福利。十八世紀的英國,正值世界經濟蕭條,許多中產階級以下的家庭無法供應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,甚至連日常的生活照顧都有問題。當他於格洛斯特任職時,正逢英國工業革命之後不久,社會福利缺乏,那時英國的城市和工業開始發展,大量未受過教育的農民家庭從鄉村湧進城市居住,尋找工作機會。
許多人為了三餐,必須努力地工作。甚至未成年的孩子也必須成為廉價童工,在工廠及街頭打零工補貼家用。許多沒有工作的孩子,就成群地在街頭遊蕩,無所是事。當時,雷克斯看到這些孩子遊手好閒虛渡光陰實在可惜,父母為了三餐,甚至讓未成年的孩子淪為廉價童工,而沒有工作的孩子,更在街頭成群結黨鬧事,造成社會隱憂,幾乎已成為一種新的社會問題。
雷克斯看見英國孩童的光景與靈魂上的需要,憂心英國社會的前途發展,便決心提供這些孩童教育機會,於是在1780年開始利用禮拜天(主日)下午兩點半到五點半,免費招收六至十二歲的兒童,教他們學習《聖經》,授課內容以認識上帝、認識聖經為主。
雷克斯在社區開辦主日學,聘請了四位教師協助他在主日教導街童讀書寫字,後來得到多馬•士托得牧師(Thomas Stock)的支持和推動,使主日學學生增添至約一百名。初期這些街童自覺衣衫襤褸,不願意參加主日學,雷克斯卻耐心地鼓勵他們,只要他們洗臉和梳頭,便可以上學。每主日早上,老師首先教導他們讀書認字,午膳後有崇拜時間,隨後教導聖經真理。
雷克斯採用獎勵的方式鼓勵街童學習,漸漸改變了許多頑劣不受約束的小生命。由於他不斷推廣主日學教育,使社區的少年犯案數字不斷下降,主日學校的成效得到社會廣泛的讚許,許多城市的教會也相繼開辦主日學。
1783年,雷克斯在他主編的Gloucester雜誌上發表三年來的主日學經驗,引起了熱烈迴響,在他的呼籲之下,開始有許多教會紛紛響應主日學教育事工,逐漸引發英國政府的重視與支持,因此,這段歷史也被傳為主日學運動之始。
雷克斯的善行,隨即得著響應,並傳遍英國各地,教會無不起而效法,1785年「主日學協會」在倫敦正式成立。教會在社區不但開辦主日學校,也派發聖經和書本。雷克斯利用他所擁有的印刷工厰,繼續引進、推廣和發行更多益智書藉和聖經,令主日學正式在英國各地成為一個教會的運動。約翰•衛斯理認為主日學校在英國的發展,是教會對社會最有貢獻的尊貴工作。
此後,主日學事工進而推廣到世界各地。 1791 年,美國教會亦開始成立主日學校。 1830 年,在雷克斯的奔走下,終於成立了「世界主日學聯合會」,且隨著十九世紀的宣教運動,使得「主日學」事工得以傳播到世界各地。1865年,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亦在宣教運動的影響,以及宣教師的努力下,福音和主日學事工開始在台灣生根發芽。
今日,主日學演變成為世界各地教會事工當中重要的一環,雷克斯也被後人尊為主日學之父。 (摘自網路兒童主日學粉絲團)